随着北京冬奥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在北京东城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与冰雪运动结缘。数据显示,东城区有22所学校先后获评北京市和国家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有16所学校获评北京市和国家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为了让学生畅享冰雪运动,东城区制定了《东城区校园冰雪运动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同时以青少年“健康·成长2025”工程为依托,普及冰雪运动项目,培养冰雪运动教师队伍,举办赛事搭建平台……截至目前,已有16万人次青少年上冰上雪。在东城,让每个学生至少参与一项冰雪运动,冬奥教育、冰雪运动中小学校全覆盖已然成为现实。
1、因地制宜解决场地难题
“特别好奇今年学校什么时候能建冰场,我们同学都讨论呢。我觉得在冰上滑更有趣。”11月5日,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以下简称广中附小)六年级学生程凌霄告诉记者,自从三年前在学校的季节性冰场上第一次体验上冰,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为了满足中小学生上冰的需求,东城区加大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力度,每年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建设季节性冰场,拓展冰雪活动场地,助力学校开设冰雪课程。
2018年11月,东城区教委在史家小学分校、和平里第四小学和二分校、北京光明小学、府学胡同小学什锦花园校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广渠门中学铺设的6块季节性冰场正式启用,每块面积在45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保守估计,每块冰场覆盖万余人次课程。
广中附小德育主任张丹介绍,学校每年11月中下旬铺设的季节性冰场会使用至来年三月,“冰场不会闲着,寒假也会组织各班孩子轮流来。”
在季节性冰场之外,部分学校也尝试用仿真冰场破解场地问题。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的学生每周都有一次机会上冰。该校副校长谭雪涛介绍,学校自2017年建设了450平米的室内仿真滑冰场,今年又在南校区新建了280平米的室外仿真冰场,供日常教学、社团活动使用,“冰场一周有23节课,日常教学一周也就25节课,可以说冰场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
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先天冰雪条件不足”的问题,东城区购置了模拟滑雪机,部分学校设置了仿真冰场,让学生“足不出户”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
对于无法在校园内建冰场的学校而言,“冰雪运动旱地化”、共享冰场等举措让更多孩子有机会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
革新里小学面积不大,建设冰场并不现实。“我们学校周边没有冰场,要体验滑雪滑冰,只能去专业机构。”革新里小学体育教师祁永红表示,最开始,学校也曾带着学生外出体验滑雪、滑冰,但因为安全风险问题,外出这条路被堵死了。
既没有条件自建冰场,又无法外出,怎样才能让学生们体验冰雪运动呢?革新里小学想到了“冰雪运动旱地化”。在祁永红看来,冰雪运动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学习奥运精神,与在真冰真雪上运动相比,旱地滑雪、旱地滑冰更安全、易学,“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讲也比较合适。”
受益于冰场共享,广渠门中学周边中小学校的滑冰爱好者可以定时到该校滑冰场训练,上滑冰课。与广渠门中学类似,府学胡同小学什锦花园校区的冰场同时供四所小学的学生使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也充分发挥冰雪特色校辐射作用,面向周边的精忠街小学和定安里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开设每周一节滑冰课程。
2、专业师资实现从0到1
每周二下午4点半至5点半,革新里小学体育老师闫军帅会和校外机构的专业老师一起给学生们上旱地冰球课。拍面高度不能超过膝盖、如何维护冰球等器材……提到课程,闫军帅头头是道。几年前,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体育老师,对冰雪运动教学工作不甚了解。
这一切要得益于各类培训。祁永红说,学校除引进校外专业师资之外,也努力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闫军帅老师把培训中掌握的知识讲给我们听,就这样从0到1再到所有老师。”
同时,革新里小学还让老师们走到冰雪课程开展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在广渠门中学观摩初中滑冰课时,闫军帅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授课模式肯定得变,小学生更愿意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小学生身高更低,但球杆的高度是一样的,小学生不容易拿稳球杆;球拍一般是碳纤维材质,保护不到位很容易受伤;冰球是塑料的,在冬天很容易被打坏……
那次观摩学习后,革新里小学的旱地冰球课程有了新变化:上课时更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也能练习技巧;为了降低冰球的损耗,学生们平时练习用纸团代替。空闲时,闫军帅会和同事们一起练习旱地冰球,“只有老师会了,才能更好地教学生。”
在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看来,外聘教练与体育教师不同,教练更注重“练”,而教师还肩负着授业、传道、解惑的责任。“培育东城冰雪运动优质教师团队,是我们寻求发展的突破口。”2018年,东城启动双百教师冰雪项目专项培训,8月至9月举办了3期中小学教师滑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百余名体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2019年1月,组织百名教师冰上技能专项培训以及赴崇礼雪上提升课程学习等,促进教师提高教学和训练指导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学校冰雪体育课程和冰雪体育活动。
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东城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冰雪普及培训全覆盖及百名具有国家认定资质的冰雪教师培训目标。
借助丰富多样的培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在不断提升,如广中附小16名体育老师中,8人获得中国轮滑等级教练员资格证书;广渠门中学的多位体育老师拿到滑雪滑冰的教练证。
在激发内生力量、实现专业师资从0到1的同时,“借助外力”也是学校开展冰雪课程的“法宝”。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利用乔波滑雪馆等社会资源,聘请专业教练员执教冰雪课程。革新里小学、府学胡同小学也聘请了专家、培训机构老师教授冰雪课程。
“我们聘请校外机构老师时跟他们签了协议:除了上课,还得培训老师,得‘包会’。”谭雪涛表示,自2017年冰场建好后的一年内,包括体育老师在内的四五十位老师都掌握了滑冰技能。
3、基于学校优势开发冰雪课
滑雪、滑冰……哪些冰雪运动项目适合在中小学开设?广渠门中学校长李志伟认为,选择冰雪项目时一定要基于学情考虑,“不能脱离学校本身的课程优势。”
“我们学校小学一年级就开了轮滑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轮滑的基本技巧。”李志伟表示,该校学生自二年级开始即可顺利实现“轮转冰”,“学过轮滑的学生最多3节课就能扔掉辅助工具,没有学过的可能要5到8节课。”
基于轮滑课程打下的良好基础,广渠门中学在冬季开设滑冰、滑雪等课程,在其他季节开设旱地滑雪、旱地冰球等课程。
府学胡同小学和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也采取了类似做法。府学胡同小学自2002年起在四年级开设轮滑课程,2018年起将冰雪项目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夏天1至6年级有旱地冰球、旱地冰壶的课程,冬天2至6年级有滑冰课程。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在初中和高中开设了冰壶社团、冰壶选修课程以及冰壶模块体育课程,每学期开设社团课总数为18节,选修课程总数为64节,保证了非毕业年级100%参与冰上项目活动。
除了学校基于自身优势开发冰雪课程,东城区还依托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学院送课到“校”。从2017年至今,东城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学院陆续组织了滑冰、滑雪、旱地滑雪、陆地冰壶、冰上排舞、奥林匹克教育等体验课程,覆盖全区50多所学校、5000余人。
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健康中心副主任、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学院负责人祖炜表示,学院开发了7家社会资源单位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他们提供教练、场地、课程,我们负责对课程进行审核,同时在开课前给教练做教学培训,以这样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冰雪课程。”
开设冰雪运动课程只是第一步,如何教则更为关键。
“小学阶段主要是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我们不是非让学生走专业运动员的道路。”府学胡同小学副校长傅晓静认为,学校开展冰雪课程一定要增加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喜爱和了解,提升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从慢跑开始做好准备活动,然后开始长滑、变速滑,中间还要不时休息压腿,以保护肌肉不受损伤……每周一二四下午,广中附小四年级学生杨沐宸都会在学校练习两个小时滑冰。在他看来,这项运动很磨练意志,“会一直想着怎样让速度更快。”
如何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闫军帅认为,游戏是很好的“敲门砖”。“课上基本以游戏为主,比如球拍托球、围圈换球杆等。在游戏中,学生们慢慢熟悉运球的规律、熟悉球拍,提高技能。”
闫军帅说,在学生有了兴趣、提高技能后,还能以赛代练,“比如多人配合、三打一,肯定有首发。学生特别盼望成为首发,这是一种荣誉。”在此过程中,原本枯燥的滑冰动作学习也会变得有意思。
4、打造多彩校园冰雪文化
“这个c是龙的样子,因为龙代表着中华民族,i上面有一个星星,a里有一片雪花。我画的是冬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一个中国队队员在庆祝滑雪胜利。”10月26日,府学胡同小学四年级学生王怡然将自己的这幅画捐给了学校的“冬奥博物馆”。
傅晓静表示,在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府学胡同小学向同学们征集体现冬奥元素的徽章、纪念品及创意作品,打造冬奥博物馆,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冬奥会。
冬奥项目的介绍、历届冬奥会的举办地……在广渠门中学校园里有很多关于冬奥知识的展板。2020年1月,广中附小还举行了“hello!冰go”冰雪课程展示活动,170余人上冰表演。
东城区格外注重打造区级冰雪运动常规赛事活动,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发展。2018年1月,东城区中小学生冰雪运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2000余名学生参加了雪地拔河比赛、拉雪圈比赛、雪地足球赛、冰壶等娱乐性比赛;2018年起,连续三年举办中小学冰球联赛;2019年起,连续两年举办短道速滑比赛。
迎冬奥,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也是重中之重。东城区每年打造具有东城特色的冬奥文化,开展冬奥知识竞赛、吉祥物征集等活动,在这些形式多样的“冬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中,奥林匹克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谭雪涛说,学校要始终记得“教育是第一目的”,把奥林匹克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刚强坚毅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既学习了冰雪知识、掌握了技能,还提高了冰雪运动的兴趣和身体素质,这是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始终在做的事。”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戚望